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8:11 点击次数:178
1861年,李秀成让部下去上海,采购洋枪一千杆,子弹二十万发。李秀成找到了击败清朝的方法,但李秀成没有了时间,着实可惜。
在19世纪中叶,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技术迅速进入中国,中国传统军事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。当时,由于缺乏现代数学和科学知识,中国人对洋炮的操作显得尤为吃力。
太平军和淮军作为当时的主要军事力量,都聘请了外籍人士以增强自身的军事能力。太平军在早期由于财政吃紧,其对外籍军团的依赖相对较小。然而,美国人白齐文的加入标志了太平军在这方面的转变。他原本服务于清朝,后因不满薪酬投奔太平军,带来了约120人的团队,加强了太平军的外籍军团。在苏州,这支由洋人组成的团队对太平军的战斗力提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。
淮军在这方面的依赖更为显著。英国和法国等国的政府支持清朝,为淮军提供了更为系统的军事援助。尤其在白齐文叛逃后,淮军的洋枪队急需新的领导。这时,李鸿章向英国求助,英军派遣了查理·戈登来中国。戈登不同于其他冒险家,他是一名正规军人,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军校,具备丰富的军事背景和经验。
戈登上任后迅速改革淮军,将原本松散的洋枪队整编为正规化的“常胜军”。他推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纪律,尤其是禁止士兵抢劫掳掠,这在当时是一项革命性的举措。他坚持认为,军队的士气和效率不能依赖掠夺来维持,而应通过合理的军饷来保证。这种做法初期在淮军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,因为传统上允许士兵掠夺被视为一种激励措施。
然而,戈登的这些改革措施最终得到了李鸿章的支持。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,只有转变传统的用兵方式,才能有效地对抗太平军等内部叛乱。戈登和他的常胜军成了淮军现代化转型的关键。常胜军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淮军的战斗力,也对其他军队形成了示范效应。
在19世纪中叶的中国,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顶峰与危机交织的时期。1862年,太平天国在李秀成的领导下曾经一度达到了势力的巅峰。此时的李秀成,手下兵力庞大,控制着江浙广大地区,甚至一度接近于攻占上海。然而,随着湘军的北上及李鸿章领导的淮军的持续反攻,太平天国的局势逐渐被动。
李秀成在此时面临多线作战的困境。首先是湘军在曾国荃的带领下逼近南京的雨花台,这直接威胁到了太平天国的心脏地带。面对此危机,洪秀全屡次令李秀成调兵救援南京。犹豫多次后,李秀成不得不带兵南下,但这一决策留下了巨大的后患。
李秀成南下救援南京的同时,淮军利用这一契机,由李鸿章领导,开始从上海向李秀成控制的“苏福省”反扑。面对东西两线的敌军压力,李秀成尝试东奔西走,力图维持局势稳定,但实际上已经进入被动。
1863年初,常熟的太平军守将骆国忠叛降给了清朝,使得李秀成不得不再次调整战略,试图平息此次叛变。然而,双方在常熟附近的激烈战斗持续加剧。就在这时,洪秀全又紧急下令要求李秀成支援南京,使得李秀成不得不将攻击常熟的任务交给慕王谭绍光与听王陈炳文,而他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赶往南京。
由于谭绍光与陈炳文均未能有效攻下常熟,并且陈炳文需应对浙江地区湘军的强势进攻,最终两人都不得不放弃常熟,调整战略重心。
1863年4月至6月间,淮军连续攻克了常熟附近的福山、太仓及昆山,并最终在6月8日攻克了苏州外围的重要战略地点杨厍。这一系列战役的胜利,将苏州这一太平天国“苏福省”的首府暴露在了淮军的攻击范围之内。
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,对苏州的防守极为重视。他从太平军中调集了超过十万人的兵力进行守城,其中不仅包括其嫡系部队,还有来自其他将领如李世贤、杨辅清等的支援部队。苏州城内原有的五万守军在慕王谭绍光的带领下,与李秀成的援军共同构成了强大的防御体系。
面对这样的防御,清朝方面由李鸿章领导的淮军展开了有力的攻势。淮军在上海财团的资助下迅速扩编,兵力在短时间内从几千人增至数万,并且加入了大量的降军,其总兵力达到六万人,其中四万人投入了对苏州的攻击,另外还有来自常胜军的五千精兵。
在战略部署上,太平天国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。内部方面,洪秀全的滥封王爵导致军队指挥不统一,许多将领心生异志,甚至出现了投降和叛变的现象,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。外部方面,由于同时面临曾国荃、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三路夹击,太平军无法集中兵力进行有效抗战。
武器装备方面,李秀成对现代化武器的重视体现在他大量引进外国武器上。1860年,太平军在上海遭遇失败后,李秀成开始在昆山和苏州建立兵工厂,引进外国机器和技术,生产步枪和炮弹。据说,李秀成的部队中有约三万支洋枪,他的精锐部队更是装备精良,其贴身卫队均配备了最先进的来复枪。此外,火炮数量也达到了约一千门。
与此同时,淮军也不甘落后,在武器装备上同样精良。淮军直接与外国进行贸易,获取了更为先进的武器,其部队配备了约一万六千支洋枪和六百余门火炮。这使得淮军在火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。